2018~2019学年上海宝山区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教师版)
- zhou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5-03-23 06:47:11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表明,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据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是A.“漫天星斗”B.“多元一体”C.“本土多元”D.“兼容并蓄”【答案】C【解析】材料“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本土多地区,体现了“本土多元”特征,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漫天星斗”的特征,故Δ排除;材料也未涉及“多元一体”的信息,故B排除;“兼容并蓄”表现为兼收吸取其它文明,材料并未体现,故D排除。2.商朝甲骨文是研究商史的第一手资料,从其出土地域来看,主要集中于A.长江中游B.黄河中游C.黄河下游D.长江下游【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处于黄河中游,故B正确;河南安阳殷墟并不处于长江中游、黄河下游、长江下游,故排除ACD。3.历史上因采取轻徭薄赋、释放奴婢、整顿吏治等简政安民措施,王朝出现繁荣稳定局面的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答案】D【解析】材料“轻徭薄赋、释放奴婢、整顿吏治……繁荣稳定局面”反映了东汉光武中兴的史实,东汉光武帝刘秀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经济、政治措施,故B正确,文景之治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不符合材料,故A排除;贞观之治指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与材料无关,故C排除;康乾盛世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治世局面,不符合材料,故D排除。4.“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其评价的三国人物是2018~2019学年上海宝山区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选择题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