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长宁区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学生版)
- zhou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5-03-22 19:19:4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按要求填空。(1)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3),愿乞终养。(《陈情表》)(4)“兰亭雅集”是在“农历三月三日”为了“”而举行的一次文人聚会。(王羲之《兰亭集序》)1.下列是某校高一新生在9月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片段,请选出画线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阳和启蛰,欣欣向荣。(甲)我是高一新生代表,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发言。本来呢,我打算写点老生常谈。(乙)然而当我踏入学校的大门,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使我感到自己无比幸运。(丙)同学们,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明天将从这里起步,向上的道路必然充满荆棘,但我相信风华正茂的你们定能乘风破浪,直济沧海。(丁)A.甲B.乙C.丙D.丁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山石竹木和水波烟云没有常形,也就是说,。。。。每一种事物都有一个“理”,这是事物应有之道。因此当画家文同被认为掌握了竹石枯木的“理”时,这意味着他能够在所有方面令人信服地呈现这些事物。最终,文同所得之“理”将他与竹子融贯为一,就创造出了优秀之作。(卜寿珊《心画》)①在绘画形式中,“理”是一种让人信服的正确观念②艺术家必须要感知它们的存在方式,知道是什么构成了山石竹木和水波烟云③掌握这个理,艺术家的创作就能得心应手,并符合人们的期望④它们的形态不是一种定势,会在不同时期产生变化。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C.④②①③D.④③①②2021~2022学年上海长宁区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一、二、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