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上海杨浦区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zhou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5-03-19 12:18:02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海杨浦区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混合默写1.按要求填空。(1),余不忍为此态也!(选自刘向辑《楚辞·离骚》)(2)信而见疑,,能无怨乎?(《史记·》)(3)《过秦论》中用“,”描写陈涉揭竿起义后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情形。2.按要求选择(1)下列诗句能用来支持“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这一原理的一项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①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②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③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⑤它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⑤④③D.④③①②⑤三、论述类文本阅读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作品的意义何处寻①对一部作品的意义所做的阐释到底有没有限度?历来众说纷纭。张江教授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出“阐释的正态分布”的说法,他指出阐释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它的无限,在于意义可以无限细分下去;它的有限,指意义会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二、选择题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