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海杨浦区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教师版)
- zhou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5-03-19 12:15:38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原始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和经济状况的改变,用的是生产工具,也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表现。故选:D。2.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随葬品很少,这主要反映了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D.国家开始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葛葬随葬品很少”,结合所学可知,原始社会后期,人们的居住条件不同,随葬品多寡差异和贫富分化的出现,反映了私有制的产生,B项正确;社会成员占有资源的不同即贫富分化,主要体现的不是农业和手I业的发展,A项错误;人类进入定居状态不是贫富分化反映的主要问题,C项错误;随葬品的多少和居住条件的不同,不能说明国家机器开始形成,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这片“荒原”的地理位置位于今天的A.土耳其B.伊拉克C.叙利亚D.科威特2019~2020学年上海杨浦区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