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上海虹口区上海市鲁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zhou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5-03-17 13:34:07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上海虹口区上海市鲁迅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默写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的是《诗经》“六义”中的手法。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相.5.何乃太区.区.6.解释加点字。复道行空,不何虹。霁.7.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王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李要送一联诗句给他,以下最合适的是:二、现代文阅读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裴毅然①中外文学作品中有一道奇特风景线:知识分子一直是被嘲笑的主角,很少成为获得赞美的主角。②新文学运动以来,叶圣陶描摹灰色知识分子的《潘先生在难中》、钱钟书的《围城》等名著名篇,瞄准的对象尽是知识分子。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知识分子逐渐陷入整体挨批的社会大氛围下,从思想界到文学界,知识分子全得低头认罪,成为必然自觉改造的对象,文学形象中的知识分子自然也高大不起来。进入九十年代,从特定意义上,知识分子仍然是社会上的弱者,因为谁都可以扯上知识分子开骂一通。王朔说知识分子“不骂白不骂”,并不仅仅是王朔个人的“美学投机”或“艺术选择”,实际上代表着整个社会审美的某种价值趋向。③中国文学尽拿知识分子“开涮”,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本人试析一二。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