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上海闵行区初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zhou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5-03-14 12:45:3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海闵行区初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A.B.C.D.关于《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小说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故事的主人公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表现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作者通过描绘书中人物,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小说通过对士人丑陋嘴脸的描写,批判了科举制度。小说运用讽刺的手法,将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得形象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二、句子默写2.(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过零丁洋》)(3),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4),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5)陈与义夜登小阁,回忆当年洛阳旧游、将古今沧桑和国恨家仇融入渔唱之中:“,。”(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三、对比阅读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告子上》)【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