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上海杨浦区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初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zhou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5-03-11 12:26:06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上海杨浦区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初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文言文(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1.《木兰诗》中表现出木兰远行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一整句是。2.默写《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残酷的一整句是,。3.《望岳》中,侧面表现出泰山的雄奇秀丽的对偶句是。4.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5.,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7.A.B.C.D.以下对《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句的理解的一项是这两句是全诗的尾联,由前六句绘望岳之所见,继而抒发望岳之所感。这两句体现出青年杜甫乐观无畏豪迈的个性,是现存杜诗中较早的一首。这两句既表达作者登顶泰山的宏愿,也抒发了意欲登上人生巅峰的壮志。这两包后来也被人们广泛引用,衍生出“登得越高,看得越远”的人生哲理。不.恰.当.8.A.B.C.D.以下对《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四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竹馆里》描绘了作者隐居竹林之中,虽无人相伴,却惬意自在的情境。《春夜洛城闻笛》中,作者因闻多叙离别之情的《折杨柳》而起思乡之情。《逢入京使》抒发了作者远赴边塞途中,想到忠孝难以两全的无奈。《晚春》运用拟人,赋予草木以感情,表达了对珍惜时光者的赞叹。9.课内文言文《卖油翁》。6.A.B.C.D.以下表述中对《登幽州台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幽州台是指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贤士所建的高台,作者来此而触景生情。前两句指的是作者此刻独自一人登上幽州台,前后都没有人,倍感孤独。后两句作者慨叹天地广阔、时空悠远,自己却孤单渺小,有才无处施展。后两句作者由个人际遇联想到时空无穷、人生有限,因而赢得广泛共鸣。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