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家长文库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2024海淀小升初登记入学(一派)志愿填报指南

「北京小学」2024海淀小升初登记入学(一派)志愿填报指南

海淀区2024年小升初登记入学(一派)计划已经发布,我们可以开始填报志愿了。


其实很多牛娃都希望能接到电话指导如何填报志愿,可惜,今年指导电话实在太少,就算是有些电话也是把家长说得云里雾里,不知道学校是什么意思。


本文的目录如下:

(本文较长,可以点左上角的“听全文”听一听“,后面可能变成”多少人在听“)

一、摇号的基本逻辑

二、今年的变动

三、全区填报学校(公办登记入学)

四、公办寄宿填报指导

五、再谈一二志愿及学校填报逻辑

六、区域一填报

七、区域二填报

八、区域三填报

九、区域四填报

十、区域五填报

十一、民办校填报

十二、补充几个问题

十三、24年的填报心理分析

十四、填报的风险分析

十五、小升初只是迈过了一个小土坡,后面仍有高山


一、摇号的基本逻辑


海淀区小升初摇号的基本逻辑是通过两次摇号让孩子最终都有初中上,根据今年的情况,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派都是公平摇号,不管你的身份、地区、户籍等都没有差异。


2、大部分学校都必须一派填报,小强、优质普校、区重点,还不错的普校,大多需要一志愿填报,二志愿可填的学校已经很少了,主要指一些中等偏下的学校。


3、一派填报的关键看的是二派,二派坑比较大,则一派志愿就会保守一些。


4、不想去的一定不要填在志愿里,尤其是一些坑校,万一中了,你是不能反悔的。


5、民办校有反悔期,需要在24小时之内确认录取才能被录取。


6、除了区域一到区域五可以填报的志愿之外,公办寄宿、民办校也是全海淀区可填写。


7、公办寄宿只是一种入学方式,增加了全区填报的志愿选择,但公办寄宿不代表必须住宿。


8、不管你是不是接到电话,孩子的成绩多好多差,手里有什么样的奖项,和其他孩子一起摇号, 都是一样的。


9、愿赌服输,所谓中签率,越好的学校越低,既然冲高,那么就要有心理的准备,可能不中,然后落入较差的学校。


10、心理战,既要评估其他人的填报心理,也要找准自己的心理定位,甚至也要赌大环境,如一派之后会否有些额外的转机?


11、注意焦点学校,有些学校往往成为焦点,很可能聚集大量的目光,中签率可能并不高,反而一些不被注意,或者很多人不敢报的学校中签率可能并不低。


12、别和其他人比,你最后肯定会发现,各方面不如你的孩子,最后去了比你们好很多的学校,这就是摇号,放平心态吧。


13、别让他人帮你做决定,因为大部分给你提供建议的人,那些所谓教育大V们,给你的建议都是保守的,不会告诉你,冲冲,必须冲,关键是自己来衡量。


14、做好孩子的心理预期管理,如果去不了最理想的学校,别让孩子太失望,如果能激发一下孩子的斗志最好啦(大不了我们中考到那所学校的高中去) 。


心理辅导就先给大家提供这么多吧。


二、今年的变动


昨天上午,我写了一篇《2024年海淀小升初登记入学(一派)计划的变化及志愿填报策略(干货及指导)》,对于今年的变化已经说得很多了,大家可以去看看,今天我们将细化到每个区域,给大家提供填报志愿的建议和指导。


图片


今年的变化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的表格,详细的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链接在前面。


其中,对我们填报志愿影响最大的有这些方面:


1、十一本校和十一北摇号名额大增,可能会成为冲高的一个热点。


2、大量的新学校出现,有的是全新的学校,或者这两年设立的学校,有的是借址办学的学校。


3、依然有些学校,甚至是有些集团名额内部没什么变化,其背后更是迷雾重重,意思就是,可能还会有机会,无非这个机会在什么时候放出来,会不会轮到你吧。


下面我们按区域给大家提供建议。


三、全区填报学校(公办登记入学)


图片

对于全区填报的学校,包括了六小强和人分、民大附、十一龙樾和十一晋元的借址办学 两所学校。


对于全海淀区而言,这里面是今年的主要机会,尤其是十一学校贡献出来的机会。十一本校增加了100个名额。


同时,十一北增加了300个摇号名额,这两个很可能成为此次牛蛙(本该有票的牛蛙)重点关注的学校。


为什么重点关注,其实这里面不仅仅是机会大增,关键是这两个名额都有以考入24的机会(往年经验),24原来是牛蛙聚集地。


而其他小强,包括人分,摇号机会都没有增加,牛娃的选择似乎不言自明了。不过大家回头看看我在(一、11)前面说的吧。


之前的101中签率较高,属于小强里面适合冲一冲的机会,但这次可能要落在十一学校后面,尤其是十一北校区后面。


人分作为海淀区这些年的中考均分第一名,加工能力强悍,适合抗压力强的孩子,这也是等同于小强的一个选择。你想知道人分的成绩有多强,详见《2024人分的一模成绩依然强悍,优质普校从不让人失望》


清华附实验和清华附中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学校,具体就不多解释了。


这里面可能有人会问,十一北校区是不是都要住宿?之前是住宿的,极少数可以走读,需要家长申请。这次十一北校区招生没有说是否必须住宿,因此后面可能还是会灵活掌握的。


民大附中为什么大幅度减少招生呢?可能是其校舍资源本来就比较紧张,随着高中在海淀逐步扎根,可能面临很大的扩容问题,因此这种减少也是可以接受的。民大附中初中作为唯一一所全区招生的区重点级别高中,也可以作为全区孩子的一个选择,尤其看好其未来升入民大附中高中的机会。民大附中高中很强,之前全国DZ少数民族考生,现在主要招生北京考生了。


十一龙樾借址十一未来城,这个学校的地址在昌平哦(17号线的未来科学城站附近),不是借海淀的“十一中关村科学城学校”,位置还是很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师资,未来城学校也是一所新学校,所以师资方面龙樾可能派过去一些,更多可能还是招聘的师资,其实未来城学校今年正在大力招聘。


十一晋元借址十一石景山实验中学, ;这所学校从2023年9月开始招生,已经办学一年了,据说在石景山也属于比较热门的学校。十一晋元距离十一石景山开车二十分钟之内吧,所以很可能会派出部分师资。


这两所借址办学的学校,其地址也是十一系内的学校,所以在课程、教学风格等方面可能会有比较好的融合,值得期待。


图片

这里没有重点给大家介绍六小强:人大附、清华附、十一学校、101中学、首师附、北大附这些学校都是顶尖的存在,也不必我在这里过多介绍,相信大家都对这些学校十分熟悉,他们也是小升初阶段最顶尖的选择


为何选择这些学校,我想曾经这篇文章可以给大家更多的理由:《海淀小升初最顶级的去处有哪些?》


四、公办寄宿填报指导


为啥先讲公办寄宿?因为公办寄宿也算是一种全区填报的方式,不过公办寄宿每年都在减少,且这里面好的学校并不太多,我们直接将海淀发布的公办寄宿表列在这里:


图片


公办寄宿在多年前只是一种招生方式,且是一种灵活的招生方式,现在基本上只是一个招生途径罢了,也不代表一定要住宿。


这些学校里面,除了海淀实验和二十中之外,大多处于教育薄弱地区,或者说郊区吧,所以并非热门学校。


因二十中是区重点,且热度较高,所以这所学校还是值得一些关注的孩子填报的。从中签率的角度看,和二十中登记入学的120个名额哪个中签率高呢?这就不好说了。


这里面还有两所比较特殊的学校,需要大家获得指导才能填,否则真的就到那边上学去了。


五、再谈一二志愿及学校填报逻辑


我们在之前写过多篇一二志愿的填报建议,包括下面几篇,大家在填报志愿前,最好可以再读一读。


小升初登记入学(一派)志愿填报的【冲稳保】策略》

《海淀小升初登记入学(一派)第一志愿决定论》

《海淀小升初登记入学(一派)中的二志愿拦截》


重温这些内容,才能对我们在后续的志愿填报逻辑有所了解。


同时,还需要说明,我们推荐的学校大多按热度推荐。


一般来说,六小强热度最高,优质普校次之,区重点次之,中等普校次之,薄弱普校再次之。


至于哪些是六小强,前面都说过了,大家也十分熟悉。优质普校有哪些呢?我们也专门写过文章说优质普校,大家可以看看文章以作了解。


初中的优质普校有多少所?为何比区重点还火?》

《优质普校的孩子有多拼?成绩有多好?》

当然,所谓的热度是一个综合又主观的指标,这种热度也会发生改变,甚至某项突发事件,或者某种倾向性宣传就会导致热度发生变化。

六、区域一填报


图片

区域一表中的学校比2023年有所减少,虽然有新增的学校(借址),但从整体上还是从去年的28所学校变成了26所,有多所学校不再在区域一招生了。


从人数上看,区域一的登记入学人数基本没有变化,其实,在海淀区人数大增的背景下来看,可能区域一的人数要么没有增加,要么就是增加的幅度不大。


对于区域一而言,其实距离十一本校的距离很近,这个150人的十一本校名额,值得区域一的孩子冲一冲。


区域一的优质普校主要是:人大附翠微、57中、十一晋元、首师附一分,而十一实验可能相对前几所弱一些,但也是很有潜力的普校。区域一除了可以报名全区招生学校外,是优质普校的供给密度最大的地区,区域一的孩子真的很幸福。


但好学校的中签率必然不高,这些优质普校的中签率甚至堪比六小强,尤其十一本校拿出150个摇号名额后,到底是临近的十一本校好中签还是优质普校好中签呢?这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区域一的区重点校只有教进的南北校区,算是比较踏实的传统初中校。


下面聊一聊一些具体的学校。


人大附翠微学校,是一所相当热门的优质普校,其主要为人大附中输送生源,每年有三十多人进入人大附中本校高中。大致符合三分之一小强的优质普校标准。其高中的在中招的录取排名在9000多名,属于中等的高中,但其成绩并不弱,在和人本同卷考试的情况下,有1-2名学生可以进入人本前200名(这就是清北潜质)。


57中,也是一所十分有特色的优质普校,主要优势是其1+3项目,这是其高中出成绩的保障。现在57中已经稳居第二梯队,是仅次于六小强高中的存在。由于该校前100名几乎都签约1+3项目实施贯通培养,所以反而校额到校竞争并不激烈,很多孩子可以顺利升入优质高中。初三1+3成班后,学校将剩余的学生拉到57中上庄分校住宿,提分效果很好,当然,如果不愿意去也可以留在57中本校。


首师附一分校,自己在公众号中爆出23年中考均分在海淀区排名第14,三分之一进入小强,这已经相当强悍。这所学校上升很快,如果能进入其成达班将是不错的选择。24年一派招生名额增加到了50个,但还是比较少,中签率不高,那些直升该校的学生应该更加幸福啊。


十一晋元,典型的十一系学校,建校时间不久,但已经有了中考成绩。据传23年一模成绩海淀区排名第7名,前40名可以进入十一本校高中,总体上可能有80多人进入小强。这个成绩让学校迅速蹿红,成为了北龙樾南晋元的两所网红校之一。24年晋元增加了20个一派名额,值得大家试一试。


十一实验,仍在发展中的一所十一系学校,硬件在改造后有所提升。整体中考成绩还不是很理想,但以十一系分校窜起的速度看,未来值得期待。


教进南北,这两所学校基本没有多大差异,可以作为一所学校看待。学校是标准的传统区重点,由于背靠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教师的),有很强的教研支持。教进的高中近几年排名增长比较快,已经可以和理工附中争一争区重点老二的位置。初中学风扎实,但生源主要来自派位,并不十分亮眼。24年教进北校区摇号名额减少了40个,只有30个了,可能摇中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育英中学,属于比较踏实传统普校,在区域一属于中等学校,硬件不错,成绩也属于中上。很多人可能会使用其作为一派二志愿进行拦截的学校,主要是因为其派位名额较多,有260个,但其实到二志愿的时候真不知道还能剩几个名额。


玉渊潭中学,属于区域内比较低调的一所学校,传递出的信息并不多,但也属于硬件设施较好,加工能力较强的学校。很多人会把这所学校作为一派二志愿拦截校。


北师大三附中,23年开始和北师大实验合作,在新初一成立了项目班,甚至借助其1+3招生一些优质牛娃。目前北师大实验提供了一定的师资和课程支持,整体上向好,可能三年后能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101双榆树借址矿大,这是一个新学校,双榆树的实力大家都很清楚,已经成为一所准优质普校,101矿大在被101集团化后也有所起色,如其英才班办的就不错。这所借址学校,其实是在两所成熟学校基础上办起来的,我感觉师资还是以现有师资为主,可能主要是矿大的师资为主,但会受到双榆树的支持。


育英学校航天校区,在育英学校集团化之后提升并不明显,主要可能受限于生源。理工附南校区,大致也是如此。


【区域一综合填报建议】区域一好学校众多,全区填报的十一本校其实也很近,如果冲高的话,这些全区域校和优质普校都可以首选。保守的话,反而可填报的学校不多,因为大部分都是好学校,只能在教进、育英中学、101双榆树借址矿大等校中选择。


七、区域二填报


图片

区域二属于五个区中的洼地,整体上看,除了全区性利好之外,区域二的利好也是有一些的,主要是101双榆树借址矿大附,该校就坐落在区域二,同时清华附中集团化了科大附、地大附,未来的扶持力度会加大。


上地实验借址101昌平,首师附北校区扩招100人,虽然距离区域二都有些远,但也属于利好。中关村中学减少招40人,对该区域略有影响。


总之,区域二依然整体较弱,主要的利好主要来自于其他地区学校的扩招,未来依然任重道远。


交大附中,属于该区域的首选校,位置合适,初中的培养水平中规中矩,虽然没有DZ,但培养成果依然不错。尤其是,交大附中可以通过1+3工程班留下最顶级牛娃,为高中成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让交大附中一直位于区重点学校中录取线第一名。


中关村中学,初中的培养中规中矩,十分扎实,高中的国科大的培养实力不错,一直居于区重点中流。由于初中部在装修,去年开始就分流在不同校区上课。2024年清华园校区安排4个班,双榆树校区6个班,知春里校区6个班,初二后16个班都将在清华园校区就读,初三回归科学院南路的本部就读。24年一派名额减少40名,但班级似乎要扩招到16个班,可能后面二派的机会依然存在。


北航实验和北航实验分校,这两所学校是一体化管理,其实就是一所学校,只不过初一二和初三上课地点不同。这所初中培养能力不错,属于和中关村中学类似的学校,高中也类似,且北航附还有人大附一定的教研支持。这两所学校可以看做一所,但24的招生名额中分校明显要多,所以从中签率的角度考虑,大家可以看看填报哪所吧。


20中,老牌区重点,其校园硬件在北部属于天花板的存在。学校之前通过公办寄宿,现在通过分校录取等方式重点打造初中校,初中的成绩提高比较快,这是属于少数几所超大规模又培养实力很强的学校(小强除外)。成绩排名前100名的孩子有提前签约本校高中的机会,中考出口不错,有60%的学生升入示范高中,但由于之前没有校额到校,小强的出口略弱一些。


首师附北校区,首师附在北部的集团校,这两年大概有三分之一进入小强,三分之二进入示范校,培养能力很好,且有首师附游学、签约直升等机会。24年学校一派摇号突然扩招了100%,达到200人,这对于区域二三五可是福音呢,尤其可能吸引区域五的大量目光。


101石油,学院路四大坑校的老大,成绩还可以,被101集团化之后,成绩提升明显,尤其是高中,600分率达到了21%,一本率达到76%,基本属于区重点水平。


101矿大,被101集团化之后,成绩稳步提升,其着力打造的英才班在集团内的成绩都还不错,前一阵子还组织了高中开放日,属于为数不多的在5月份组织开放日的的普校,可见其自信满满。


科大附中和地大附中,之前成绩一般,但还是有些尖子生会涌现出来,本月刚刚被清华附集团化,分别改名为清华附中志新学校、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清华附可能将会注入较好的资源,扶持这两所学校成长。其实,学院路生源不差,未来学校能起来的话,很多优秀生源还是愿意在学院路升学的。


上地实验学校借址101昌平,这所学校也是新校,在昌平朱辛庄附近,23年开始招生,今年也在大力招聘师资,估计借址办学主要还是以新教师为主,上地实验提供一定的支持。


101双榆树借矿大办学也将成为区域二的热门,学校分析见区域一。交大附中的几所分校仍然比较弱,但也会受到集团的扶持。北医附中有自己的1+3项目,也算是一个优势。


【区域二综合填报建议】区域二的薄弱校比较多,尤其二派大多很难避坑,所以区域二的家长填报一派大多比较保守。如果可以接受搬家,有些区域二的家长会选择跳出区域二,选择坐落在其他区的学校,但这些学校也都比较热门。24年的主要机会来自本区内的借址校,如向昌平、石景山地区的借址校。因为填报趋向保守,区域二大多会担心一派一志愿走不了,因此往往会使用二志愿拦截一下,这个区域内可以充当二志愿拦截的中等校也比较多,如北师大三附、101矿大和清华附刚刚集团化的两所学校等。


八、区域三填报


图片

区域三范围比较小,但可填报的学校不少,由于居于海淀中部,距离这所学校的距离都不算远。


从今年的变动来看,除了中关村之外,其他有变动的学校大多不在区域内,因此,今年的填报策略依然比较稳定。


考虑到区域三二派共同面临着中关村知春,所以很多人还是倾向于保守。由于区域内有很多优质小学和优质生源,相信冲一冲的孩子也不在少数。这是一个两类策略兼具的地区。


理工附中东校区,这是理工附中的初中本部,也是中规中矩的区重点中学,生源以派位为主。高中的实力十分强,属于区重点里面仅次于交大附的存在。24年的一派名额下降到20人,可能今年直升生源较多,这会导致其中签率相当低。


教进北校区、中关村中学和理工附东校区这三所区重点大幅度减少招生名额,可能对中签率产生不小的影响。前两所学校见区域一和区域二的分析。交大附中和北航附中没什么变化,具体见区域二的分析。


八一学校,八一小学直升占据将近一半儿的生源,也比较受到八一的重视。八一学校的高中本来很强,但近年来分数线逐渐下滑,也带动初中部热度下降。全员校额到校后,估计出口改善,学校的动力可能更强一些。


十九中,高中是区重点最后一名,热度不高,长期以来初中生源也都一般,其实作为区重点的底子还在,生源均衡化之后反而容易崛起。


理工附分,之前是加工能力很强的民办校,校园规模比较小,但特别关注学习。转公后热度下降,基本和理工附东差不多,略高于海淀平均水平吧。24年理工附东减少招生名额,喜欢理工附的孩子很可能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理工附分身上。


中关村知春分校,目前是区域三的薄弱校,中关村中学也对其进行了大力扶持,如教师轮岗等,怎奈生源没啥提升。中关村中学本来就有多个校区,不知后面是否也对知春进行一体化管理,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101双榆树,210人的一派名额,看似容易中签,其实双榆树属于周边学区眼中的热门校,101初中部这个名字也为其增色不少。从中考出口看,在101集团扶持下,去年48人进入小强校,进入101中学的就有26人。


双榆树热度高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区域二、三、四都没有特别好的优质普校,而双榆树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101温泉,学校发展速度比较快,头部生源较好,但因为周边派位生源略弱一些,所以可能有些两级分化。该校是温泉镇附近的首选校,热度也比较高。无论双榆树还是温泉,都有101的集团校加持,都值得选择。


首师大附属玉泉学校,这个学校和首师附没有关系,和首师附是平级的学校。被人分集团化后,成为了人分校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天该校连发两篇公众号文章,文中处处都透露出了人分对其的扶持。该校24年大幅增加了一派名额,摇号的机会大大增加。


图片

图片

剩下的大部分区域二的学校已经分析过,可见前文。上地实验借址101昌平、首师附北校区也见区域二的分析。人二分仍比较薄弱,不过校园改造后硬件有所提升。教进香山分校关注不多,大家可自行比较。


【区域三综合填报建议】区域三可选学校众多,哪怕全区填报校、小强学校大多也距离不是很远,因此在填报上并没有集中策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填报。由于这个地区牛娃较多,在几年的形势下,可能有很多不甘心的牛娃要想办法冲冲高。其实,区域内的所谓薄弱校也不是那么弱,整体上区域三的填报可能呈现乐观的态势。建议适当冲高,做好拦截保底。


九、区域四填报


图片

区域四大多是和区域一和区域三共享的学校,属于连接区域一和区域三的地区,整体上学校有两个区的特点,甚至向区域二延伸。


从报志愿来看,该地区可能更倾向于报名区域一和三共享的学校,如十一晋元、首师二附这类热度比较高的普校。


从二派来看,区域四各个片区都有薄弱校,所以整个区域四的志愿填报也会以保守为主。


首师大二附中,之前曾经靠首师附的扶持大热过一段时间,但现在风头似乎被首北和首一分压过,但依然是区域四大的热门择校选择。首师附对于分校的扶持,无论是尖子生培养还是中考升学都给与了扶持。首师二附的高中,靠1+3项目的支撑,近年来发展得也很好。这是一所区域四的独享校,值得区域四家长选择。


海淀实验中学,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都处于中档水平,曾经高考成绩也很不错,近些年有些沉寂。被首师附集团化之后,相信能获得更多资源和支持,未来前景看好。虽然此校为中等校,且为区域四独享,但使用其作为二志愿拦截还是比较困难。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自己就是集团,可惜其他的学校在外区。整体上生源一般,管理也不是很严的学校,目前还比较薄弱。不知后续是否被大的集团校合并。


北外附中,已经被理工附中集团化,且去年还合作了小语种项目,收了一批好苗子。学校未来的发展还看理工附集团整体扶持及自身特色化深入的程度。


本区可填报(除全区)的优质普校有十一晋元中学、101双榆树,勉强加上首师二附吧,这些学校在前面都已经分析过。


本区可填报的区重点有教进、理工附东、交大附、八一、19中等。


重点关注的二派薄弱校主要有北京实验(海淀)、理工附南校区、人大附二分、教进香山等学校。


【区域四综合填报建议】区域四处于两个主要学区连接处,优质学校有一些,但由于地处海淀西侧边缘地带,仍有很多二派的薄弱校,建议报考以保守为主,重点关注本区内的独享校和相关的区重点高中。一些借址办学的区重点也可以重点纳入视野内,如十一晋元借址十一石景山。


十、区域五填报


图片

区域五是海淀区面积最大的区域,东西南北的跨度都比较大,因此,在择校上距离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该地区属于城市发展区,十几年来人口和产业不断聚集,新办了很多优质校,形成了一批优质普校。


如上地实验、十一龙樾、清华附上地、首师附北校区等学校,人大附西山也正在向优质普校逼近。


区域五驻地的区重点不多,只有20中学。所以这些优质普校和20中学组成了第一梯队。后面也有几所普校,但很快下滑成薄弱校了。所以说,区域五两级分化比较严重。


这种两极分化严重的报考策略必然也是分化的,冲和保都要兼顾才行。


上地实验,曾经的普校第一名,校额到校大户,甚至是中考加分大户,其加工能力强悍,101扶持之下的出口更佳。作为区域五的独享校,一直受到其他区域羡慕,而上地片区竟然有名额直升该校,更是让人嫉妒。上地实验绝对是优质普校中的中坚力量,101也从未吝惜对他的扶持,因此每年能考入101高中和六小强的人数众多。


十一龙樾,这是南晋元,北龙樾的两大网红校之一,比晋元崛起的时间还早。之所以成为网红,除了学校加工能力强,出口好之外,家长们都自发宣传学校。往年主要靠网报进入,但今年我网报暂时没有消息。如果单纯摇号的话,太难进了,甚至周边小学的孩子说最喜欢哪个初中,龙樾必然名列榜首。


清华附上地,是清华附除了本校之外最强战力,平行分班,分层教学,自身加工实力强悍,但这所学校摇号名额也是很少,十分难进。


人大附西山,这里有人西的国际高中,也有初中和普高,因此对其管理上是否比较松的质疑一直存在,不过,其近两三年的成绩进步很快,大概能排在海淀区20名左右。对于好学校林立的北部来说,人西往往作为一个中等选择。当然,人西是上地学区的兜底校大家就别羡慕了。


育新学校,以直升为主的学校,对外招生名额较少,十年前应该说也是附近很难进的学校,但随着大批优质校落户,似乎有些落寞。凭借内部直升和培养体系,其实中高考表现都很不错。


师大二附海淀,是西城北师大二附跨区落子的一所普校,受到了师大二附教研支持。这所学校使用师大二附国际部的校园,和师大二附国际部共享一些资源,整体教学十分扎实,属于周边孩子眼中不错的一所中等学校。


清河中学,依靠校额到校优势,在周边也属于出口比较好的学校,可惜并不受清河和西三旗孩子的喜欢。近期被20中集团化,不知扶持力度有多大。由于清河中学有高中部,排名比较靠后,估计会为20中集团化签约兜底贡献力量。


20中新都,属于二十中的分校,一直没啥起色,但为二十中招生贡献了很多。如今校园改造基本完成,学校的承载能力更强,今年的招生计划也有所扩招。


清华中学和20中新都是清河片区和西三旗片区的两个薄弱校,很多人升学的时候都是尽量避开,但从校额到校的角度看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清华附永丰,受累于周边生源,之前发展较慢,但随着周边生源的不断提升,未来发展看好。近期在推2+2+2项目,2年学完初中,2年学完高中,2年实施冲刺,但清华附永丰自身生源有限,且初中和高中排名都不高,不清楚该项目未来推进如何,但至少也是一种不错的贯通培养方式。


清华附中上庄,也是清华附接手的薄弱校,主要还是生源问题,不过前一段流出的17所加工能力强校有该校身影,看来在弱基础上也创造出了相当不错的加工业绩。


57中上庄,硬件还是不错的,和本部结合得也很紧密,高中的位次很高,也主要是学生在本部有就读机会的缘故。该校的300人的公办寄宿,也为本部贡献了很多力量,没有电话可不能乱报。


上庄这个学区比较悲催,只能选择这两所上庄学校二派,所以属于直接掉坑型,没有任何二派拦截的选项。


农大附中,近期被101集团化,不清楚未来可能受到哪些扶持,不过毕竟是利好消息。


北外附校,也是刚刚被101集团化,原来是一所中等民办校,常常被放在第二志愿。该校转公后,其作为外语特色民办校的基础好还在,本身就具有小初高的培养能力,相信未来发展可期。对于区域五的家长而言,该校似乎可以作为较好的二志愿拦截校。


十一中关村科学城,已经招生两年的新学校,整体就是十一的风格吧,也受到了部分十一学分校的支持,从十一系发展的特点看,未来应该都不错。


首师附科学城学校,24年第一年招生的新校,以首师附的风格来看,对分校的扶持力度都比较大,并不是那种放任不管型,第一年招生,只能信任首师附了。


建华实验,新校址在今年有望投入使用,整体上搬迁到区域五,绝对是区域五的一大利好。该校民办阶段长期是海淀区分数前10名靠前,加工能力很强,现在已经转公。不过其搬家后和十一系是什么关系,未来受到十一的扶持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现在围绕科学城附近,已经聚集了十一北、十一中关村科学城,首师北、首师科学城、清华附永丰等一系列学校,这个地区将从教育薄弱区崛起为海淀北部的一个教育高地。


中法实验,有法语特色,但可能是位置的原因,生源不佳,一直比较一般。


北部新区实验,刚刚被交大附中集团化,改名为交大附实验,但交大附中的集团校其实都没有太大起色,不知后续是否有更好的发展。


北大附西三旗、北大附新馨,这是两所独立的学校,也是刚开始招生没有几年,暂时没有中考成绩参考,也没有传出过于鸡血的信息,有待通过中考成绩来证明。不过因为挂着北大附的名头,在北部还是有很多家长关注这两所学校,热度也不小,要放在二志愿还是比较难的。


剩下的学校我们就不太熟悉了。北部不能作为单一的一个大区域,可能划分为西边、中间、东边三块比较好,因为横向的距离太远了。


【区域五综合填报建议】区域五范围太大,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目标校,第二就是距离问题。因为北部优质普校众多,区重点20中也比较热门,这些学校中签率都不高,但下一个层级(坚实的中部)除了人西之外又似乎没有可选,所以大多都会冲一下,二志愿拦截往往使用北外附校、学院路的三所(除石油)或一些新建校。区域五有的地区二派坑的程度不明显,建议进一步冲高,当然,其实清华附、101也是一种冲刺的选择,如果二派实在太坑,还是一派保守一些吧。


十一、民办校填报


民办校现在是比较尴尬的存在。之前,海淀区的民办校一直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地位,初中民办受到追捧,高中民办是实在不得已要上个高中才会选。


目前初中民办校比较好的有海淀外国语、锦秋、师达、人本联合、稻香湖、中科启元等等,这些民办校,除了海外综素班、锦秋、之外,很多学校都可能有二志愿的机会。


就是说,除了少数班型外,很多民办校可以作为一派二志愿的拦截学校。当然,选择这些学校拦截的原因可能是实在没有可拦截的学校,又不想二派入坑,实在不行就选择民办校吧,花钱帮孩子提分。


不过,其实各个民办校也各具特色,如果大家可以接受其学费,也可以将民办校作为第一选择。


尤其是一些希望住宿的孩子,民办校就成为了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然十一北校区除外啦。


十二、补充几个问题


1、集团校的问题


集团校主要的作用是提供某种风格的教研支持,更大的作用在于初升高的签约机会、直升机会。


但这种机会都是给中等以上孩子准备的,您可以根据孩子的潜力,还有对某些集团特点的偏好选择。


2、首师附集团有哪些学校?


为啥设定这个问题,因为我发现很多人不知道首师附和首师大附属学校的区别。首都师范大学大概有四所主要学校,分别是:


(1)首师大附属中学(首师附,六小强),其分校为首师大附属中学一分校、首师大附属中学北校区,首师附中学科学城校区等学校

(2)首师大第二附属中学(首师附承办)

(3)首师大附属玉泉学校(完全独立,被人分集团化)

(4)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完全独立)


因此,只有(1)中的学校会受到首师附的扶持,其他的就和首师附没有关系喽。


3、十一网报还有吗?


现在出现网报的主要是十一亦庄、人大附亦庄两所学校,这是亦庄招生海淀区生源的学校。大家可以在学校公众号查看网报信息。


这里面十一亦庄实验最好,相当于海淀区比较靠前的区重点吧,且有直升本校高中的机会。如果不在乎住在哪里,也可以作为一个一派和二派之间的机会。先填报上吧,万一你一派什么也没有捞到,也许就要靠这种机会。


4、如何看待校额到校?


未来所有学校都有校额到校,但学霸扎堆的学校反而校额到校竞争激烈,弱校的竞争不是很激烈,因此总有人这么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校额跃入到顶级高中。


5、我的心思向谁说?


小升初阶段,你可以咨询各种问题,问谁都可以,但你的决定,你接到的电话,不要向任何人说,更不要提前祝贺发朋友圈说自己有票了。


保密、保密,相当重要,尤其是与你有竞争关系的人,任何人呢都不要说,也不要让孩子和别人说。


这不仅仅是保护你自己,也是保护学校。这是血泪教训,等你收到录取结果再庆祝吧。


甚至于,你入学了,都要比较谨慎,我就是摇号进来的,别老是说我们是通过什么特殊途径进来的。


十三、24年的填报心理分析(与心理战)


1、整体上看,大家倾向于冲还是保?


整体上看,今年可能很大一批鸡娃家长手中没有拿到票,这批家长必然心有不甘,必然选择冲一冲。


但是,如果我们对比往年,其实冲的更多,只不过这种冲都是在学校知道下的拿了票必须一志愿报我们。也就是说,拿到票的都会一志愿填好学校,不管自己想更上一层楼还是听学校要求。


今年这些不甘心的家长肯定有很大一批还会去冲,但也必然有家长担心二派而变得保守。


今年小强有了扩招,尤其是十一本校和北校区,那么在不甘心冲刺家长有限的情况下,对于很多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家长,反而有了冲一冲的机会。


也就是说,今年冲的概率会不会更大呢?这需要大家自己分析其他家长的报考心理哦。


2、十一是机会还是陷阱?


十一本校名额大增,北校区大大增,那么当所有人的目光转向这里的时候,是机会还是陷阱呢?


反向思维是什么?之前,在小强里面,101的中签率高,毕竟名额多,当火力更多被十一吸引走之后,101会更有机会吗?


一切都来自于你如何判断你的心理和别人的心理。


3、民办校到底热门还是冷门?


民办校逐年遇冷,但今年有个特殊问题,就是大量孩子没票,就会不甘心,可能又被自己背后的坑校吓到。鸡血这么多年怎么办?左右为难的情况下,还是花钱吧,所以很可能选择民办校,继续在民办校中卷学习,争取中考找个好的出口。


因此,我们估计家长的填报心理,民办校会有个小高潮吗?


4、一派后机会对冲与保的影响?


一派后还有机会吗?十一网报为何一直没有来?但传统的十一网报分校都没有增加多少一派名额呀。


到底要不要继续赌?这也是一种心理博弈,会影响到当前一派志愿到底冲一冲还是保守算了。


5、赌的是一派后的机会还是二派的?


如果你不能赌一二派之间的机会,那么会不会赌二派的机会?会不会有大量的名额进入二派?


看那些一派名额很少的学校,其名额去哪里了?会放在二派吗?二派会否比一派的机会更大?


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赌,一种博弈。


6、直升的高比例算不算高?


很多人认为直升是一个很高比例的择校路径,中签率很高。但那些小比例直升到底是不是很高的中签率呢?这就是家长去摸底本小学大家的心理,是不是都想去某个这个直升校,这是影响按比例直升的关键。


7、寄宿好中签还是登记入学好中签?


这个问题主要是指20中,有60个公办寄宿名额,还有120个登记入学名额,到底哪个更容易中签呢?


当你估计某个容易中签的时候,是不是别人也都这么想,反而不容易中签了?反向操作成为了反向扎堆。


好了,打住了,再说就成为填报厚黑学了。


十四、填报的风险分析


1、高风险承受力


就是你愿意冒险,那么就去冲好学校,万一冲上了呢?其实每次小升初都有很多啥也不知道的家长,没有任何信息,就是一看这个学校好啊,我们报吧,结果就中签了,完全没有任何顾虑。


如果你有高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做两轮冲刺,第一轮是一派冲刺好学校,第二轮是二派再次冲刺好学校。


对于这种人而言,何必放弃进入好学校的机会,用一个中下的学校拦截呢?你怎么知道我二派不会中签一个好学校呢?


今年除了十一之外,大部分六小强没有增加一派名额,那么是不是有二派名额呢?甚至有人说,在小小片区内,有时候二派冲刺好学校的机会更大。(好像之前有十一学校二派的那个片区就有人这么反向操作)


2、低风险承受力


这就是保守了,一般一派绝对不敢想那些六小强和优质普校的,眼光一直在几所普通学校之间转悠。例如,区域一到区域四,很多选择区重点的大多是这个心理。区域五选择人西、北师大二附海淀的也大多是这个心理。


你的风险承受能力低,那么你的上限也就低,不是你和六小强擦肩而过,而是你和六小强完全不在一个轨道上。


3、中等风险承受力


可能大部分人是这个状态,想冲一下好学校,又有各种担心,了解的越多越纠结焦虑。这种心理的家长,最终可能会走向保守


4、整体承受能力


今年的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很可能下降,因为很多家长承受了太大的压力,眼看多年准备没有回报,其对风险的认识是什么样的呢?


十五、小升初只是迈过了一个小土坡,后面仍有高山


小升初最大的焦虑是不确定性,给了你很多希望,又让你陷入到各种概率筹算之中不能自拔。


其实,初中的学习才是王道。无论你进入什么学校,都可能鲤鱼跃龙门升入优质高中,也可能落到只能去职高的境地。


小升初是一个选择,主动而又充满刺激,初升高真就是一次命运的转折和分流。


最后,祝大家都能进入理想的初中,开启新的学习阶段。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家长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05761号
×
保存成功